這星期「退潮」紀錄片進入了最後的上字階段,如何把居民說出的道地台語,翻譯成活靈活現的文字,成為工作人員的大挑戰。

當然真正最大的挑戰,是在剪接後製階段,如何把四百多支拍攝帶,將近300小時的畫面(目前還在持續增加中),剪成58分鐘的紀錄片呢,那簡直是萬中選一的痛苦折磨。

洪秋月.jpg  

說真的為了要滿足電視台播出一小時的限制,我們不得不捨棄一些細膩的人物情境,在遺憾的同時,我們也做了另「兩」個決定,一個是依照不同的主題,陸續發展成「退潮」、「呼喊地平線」以及「風頭水尾」三部曲紀錄片,另外也將豐富的影像素材,剪成短片,放置在部落格上,以網路紀錄短片的方式來呈現。

雖然電視播出的「退潮」紀錄片,能說得時間太少,但是看見的卻是最質樸、最動人的土地生命力,以及一種反璞歸真的影像執著。

「退潮」主要紀錄彰化芳苑,人與泥灘地相互依存的故事,每天當地居民隨著海水潮汐漲退在生活著,大海就像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;「自然」、「簡單」、「樸質」是這部片影片最大的特色,從拍攝的人物、影像風格,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,就像彰化芳苑給人的生活印象一樣。

「她不是一位亮眼的辣妹,而是樸實的村姑!」這是我對退潮紀錄片的一句玩笑話。

耙文蛤.jpg  

因為「退潮」整部影片,除了現場收錄的聖樂、口琴聲、風聲、海聲等自然的聲音,沒有添加任何的配樂,也沒有旁白,甚至連畫面都沒有做任何的特效。

一開始時,我曾經多次詢問導演,真的不要音樂嗎?甚至還找了幾首覺得適合的歌曲希望他們配配看,最後導演還是堅持要原汁原味,不只音樂,就連太刻意經營的畫面都被捨棄了,當我看過粗剪之後,終於深刻的體會,原來那一切的一切都是多餘的,因為人與土地的原汁原味,才是最真誠的感動。

每次在製作影片時,都會希望藉著配樂、旁白、剪接節奏,來帶領電視機前的觀眾更加進入報導的主題,這麼多年來,在不自覺當中,音樂節奏是愈下愈重,剪接畫面是愈來愈短,有時候漸漸忽略了影像本身最直接的張力,就像人吃飯一樣,習慣了精緻美食,卻慢慢忘記了那食物的真實原味。

洪嵩坤.jpg  

突然想起,好幾次在農村,吃到農民剛從田裡採摘的蔬菜,在搭配一碗白米飯,沒有大魚大肉,沒有添加太多的調味料,滋味卻是無比的美味鮮甜,那種幸福的滋味,超越任何的高檔美食。

在「退潮」中,我看見的就是那一種粗茶淡飯的幸福。

本文作者/退潮製作人 于立平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退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