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拾穗》(Des glaneuses),是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米勒(Jean-François Millet)的名作之一。畫中三位婦人在農田中撿拾收成季節過後剩餘的農作物,這是出自《聖經》所記農人遺餘穗以養貧者的故事。

利未記 19:9 「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,不可割盡田角,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」

2000年,法國電影新浪潮教母艾妮.華達(Agnès Varda)以此畫為啟發拍攝一部關於撿拾的紀錄片「艾格妮撿風景」(Glaneurs et la glaneuse)。

《拾穗》一畫曾於2008年在台灣海南路史博館展出,當時引發超過67萬人前往朝聖。而即便是在烈日下站崗1小時只為購票進場;然後擠在四排黑壓壓的人頭後面看不到畫作的全貌;更別提展場的喧鬧可比菜市場,我們還是趨之若騖的前往排隊。

但是你知道嗎?在我們這片海島上,許多海港邊不分四季都看得到這"撿拾"的景象,人們稱之「撿蚵底」。

今天我們在芳苑的海邊,遇到這三位拾蚵者。

 撿風景-1.jpg  

撿蚵底,就是在已經鋟蚵/剝蚵過的廢蚵殼中,尋找一些遺漏的,或者肉小沒有人要的殘蚵,然後將這些萬中"剩"一的蚵仔挑出來,依照一般鋟蚵/剝蚵的方式取肉,用以換錢。

其實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,製作團隊也遇過非蚵農的當地區民,到潮間帶撿拾零碎蚵仔。

生活的艱困,並不是只專屬16世紀的農民;對天地的敬畏,也不只專屬莊嚴的畫作;對生命的寬容,就在大城溼地悄然上演。

撿風景-5.jpg 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退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